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兵临城下
导演:
编剧:
上映:
2001-07-21
片长:
131分钟
更新:
2023-05-19 18:05:04
状态:
1080P
豆瓣:8.4分
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JudeLaw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JosephFiennes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RachelWeisz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EdHarris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选集播放

选择播放源
腾讯1
爱奇艺1
优酷1
芒果1
搜狐1
乐视1
多乐1
红牛1
西瓜1
天空1
蓝光1
HD

剧情简介

《兵临城下》电影由让-雅克·阿诺执导,让-雅克·阿诺编剧,裘德·洛,艾德·哈里斯,蕾切尔·薇兹主演的剧情,历史,战争,电影。 该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JudeLaw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JosephFiennes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RachelWeisz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EdHarris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兵临城下》别名: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敌对边缘。 又名:Enemy at the Gates,该片于2001-07-21上映,制片国家/地区为爱尔兰。该片时长共131分钟,语言对白英语,最新状态1080P。该片评分8.4分,评分人数182114人。

主演明星

导演,演员,编剧
朗·普尔曼
朗·普尔曼
导演,演员,编剧
艾德·哈里斯
艾德·哈里斯
导演,演员,编剧
鲍勃·霍斯金斯
鲍勃·霍斯金斯
演员
汤姆·拉斯齐哈
汤姆·拉斯齐哈
演员
约瑟夫·费因斯
约瑟夫·费因斯
演员,制片人,导演
裘德·洛
裘德·洛
演员
约瑟夫·费因斯
约瑟夫·费因斯

人物角色

演技评分:9.0
瓦西里·泽索夫
瓦西里·泽索夫
演员:裘德·洛
真实历史人物。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涯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捍卫 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十天的战役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光“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用一发子弹。真正的敌手 来了。
演技评分:10.0
康尼少校
康尼少校
演员:艾德·哈里斯
真实历史人物。德军派出的顶尖神枪手,百步穿杨 ,是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瓦西里的名声引发了他的极大兴致,励志要与其决一高低 并消灭对方。
演技评分:暂无
丹尼洛夫
丹尼洛夫
演员:约瑟夫·费因斯
苏军文宣部军官、党代表,塔妮娅的寻求者。他胜利地塑造出瓦西里的好汉形象,大大晋升 了苏俄全部军民的士气,激发了他们昂扬的斗志。但是,厥后 丹尼洛夫却对他一手塑造出的好汉发生妒意,更糟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同时爱上在战场上和男同袍诞生入死的一名女军官坦妮娅。

影评

《兵临城下》- 徘徊在道德边缘

    该片描写的是二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该片的主演约瑟·费恩斯我们也许不熟悉,但它的导演尚积葵·安诺(Jean-Jacques Annaud)中国观众应该不陌生。1991年,由他执导、梁家辉和法国少女明星珍·阿琦主演的《情人》曾引起轰动。但我想谈的不是他,不是影片中血腥的战争场面,也不是西方影片中一贯的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习惯性的丑化,甚至不是想谈那个打猎出生的让德军闻风丧胆的英雄——红军狙击手瓦西里。我想谈的,是影片的主要配角,英雄的制造者邓宁。他,一个徘徊在道德边缘的人,是吸引我将影片看下去的主要因素。

    他首先是一个忠诚的红军军官,他发现了年轻的神枪手瓦西里。在红军失利,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时,在所有的军官面对将军的自杀、面对赫鲁晓夫的暴怒都不敢出声时,他大胆地提出了“我们需要英雄”的观点。于是,瓦西里,这个鼓舞了整个红军队伍,甚至鼓舞了全苏维埃人民的英雄诞生了。

    他放大了瓦西里的每一天的胜利,神化了他的体能和智能,让他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神。他的道德在此时,是为战争服务,为国家服务,对瓦西里,则不存在,甚至是残忍。当德国狙击手华少校,一个战功卓著的老狐狸,来到斯大林格勒专门捕杀瓦西里时,他不理睬瓦西里“我不是他的对手”、“我的枪法没他好”、“我会被他杀了的”这样的叫喊,坚定地发布着“瓦西里是不会死的”、“瓦西里战无不胜”等消息。

    他甚至不惜利用房东的儿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小西,让他接近想刺探消息的华少校,天真烂漫地为华提供“情报”,再让瓦西里早于华一步埋伏在华准备捕杀他的地方。瓦西里,这个大山里走出来,连信都不太会写的年轻人,对此极端愤慨。瓦西里两次失手后,华少校终于醒悟到这个对他提供的巧克力口水直流的孩子骗了他,他把小西吊死在瓦西里会出现的地方。在这件事上,邓宁是刽子手,他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当手榴弹扔向了敌人。但在他的心中,他绝不怀疑自己的道德,他在为祖国而战。

    年轻美貌的女红军妲雅的出现打破了邓宁和瓦西里之间主导与服从的关系。他们同时爱上了妲雅,但妲雅爱的是一眼能看到底的瓦西里。邓宁用革命需要受过教育的高素质的人为由阻止妲雅去两个狙击手的猎场,妲雅不理这一套,她陪伴在瓦西里身边,与他共同捕杀华少校,与他在埋伏着的地方做爱。邓宁由妒生恨,向总部发出了“瓦西里故意延误战机,他的意志已经丧失,我很担心他对革命的忠诚”之类的消息。这时候,他的道德匍匐在爱情的脚下,成了爱的俘虏。

    妲雅中流弹,身负重伤,被送上了开往后方的轮船。目睹这一切的邓宁受到了重创。此时的邓宁,还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瓦西里都很道德,唯独对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这话未必对,很多人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后,仍然不能大彻大悟。但是,邓宁确实是大彻大悟了。他来到两个狙击手对峙的猎场,对瓦西里说: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突然闪动,让华少校将他击毙,从而使得瓦西里发现了华的位置,并将其枪杀。

    看到这里,我已经无力感慨。在每一个环节上,我都在猜测接下来邓宁会如何做。但是,都错了。因为我一开始把他想成一个高大全的红军军官,没想到他会有利用小西和诬陷瓦西里的行为,而且做的那么理直气壮。后来,我对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是要死在他手里的了,没想到他又会用生命去帮助他完成任务。也就是说,我把一个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条死河,没有波澜,永远也不会改变航道。这和我们一直所接受的“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有位名人曾说过,道德是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当人要思考道德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方向。邓宁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他一直在行动,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于他的行动中。

    而我们在思考,在积极思考什么是道德,在积极评判他人的道德,因为我们集体丧失了道德的方向。

    敲到这里,忽然无语。我该去休息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

短评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