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白银帝国
导演:
编剧:
上映:
2009-08-21
片长:
116分钟
更新:
2023-05-21 13:05:02
状态:
HD
别名:
豆瓣:6.3分
简介:

本片以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天成元票号的传承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华尔街”金融业的百年兴衰。故事以一个风烛残年老人的回忆贯穿全片:天成元掌门人康老爷(张铁林饰)膝下共有四子,但老大天生罹患聋哑残疾,老二生性莽撞好斗在一次意外中下肢瘫痪,老四因新婚娇妻在天津被劫惨死而疯癫,只剩下老三(郭富城饰)可以继承祖宗家业。但康三却对父亲抱有深深的怨恨,原因是他夺走了自己昔日恋人(郝蕾饰)。  康老爷希望她可以为康家添丁,继承香火,但是她誓死不从。康夫人曾多次对康三表露心迹,但后者始终对继母礼让三分,不敢越雷池半步。康老爷见北京分号戴掌柜才智过人,遂恩威并用计赚邱掌柜(丁志诚饰),令其死心塌地辅佐少主,然而康三心中却另有打算……  本片根据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改编。

选集播放

选择播放源
腾讯1
爱奇艺1
优酷1
芒果1
乐视1
多乐1
红牛1
量子1
西瓜1
天空1
蓝光1
HD
HD

剧情简介

《白银帝国》电影由姚树华执导,姚树华编剧,郭富城,郝蕾,张铁林,詹妮弗·提莉,主演的剧情,历史,古装,电影。 该片讲述了:本片以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天成元票号的传承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华尔街”金融业的百年兴衰。故事以一个风烛残年老人的回忆贯穿全片:天成元掌门人康老爷(张铁林饰)膝下共有四子,但老大天生罹患聋哑残疾,老二生性莽撞好斗在一次意外中下肢瘫痪,老四因新婚娇妻在天津被劫惨死而疯癫,只剩下老三(郭富城饰)可以继承祖宗家业。但康三却对父亲抱有深深的怨恨,原因是他夺走了自己昔日恋人(郝蕾饰)。  康老爷希望她可以为康家添丁,继承香火,但是她誓死不从。康夫人曾多次对康三表露心迹,但后者始终对继母礼让三分,不敢越雷池半步。康老爷见北京分号戴掌柜才智过人,遂恩威并用计赚邱掌柜(丁志诚饰),令其死心塌地辅佐少主,然而康三心中却另有打算……  本片根据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改编。

《白银帝国》别名:EmpireofSilver。该片于2009-08-21上映,制片国家/地区为中国大陆。该片时长共116分钟,语言对白普通话,最新状态HD。该片评分6.3分,评分人数38082人。

主演明星

歌手,演员,舞者
郭富城
郭富城
影视演员,艺人
郝蕾
郝蕾
演员
张铁林
张铁林
演员
李依晓
李依晓
演员,主持人
恬妞
恬妞
演员
吕中
吕中
演员
丁志城
丁志城

影评

《白银帝国》- 绵软乏力,愧言“史诗”:《白银帝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你好样的,你等着!”最后两分钟的《白银帝国》,我基本上都是在按手机键中度过的,只是偶尔抬头瞅一下大银幕——反正这片子的影像就那样,光听声音也不会损失任何信息。

 

按手机干什么?实况记录下那数年难得一遇的经典台词啊!太多了,我怕出影院会忘掉。兹列举几条:

 

“告诉我父亲,要我珍重自己,就不要想把我变作他。”(这是成年男人说的话么?这是在撒娇!)

 

“小门小户的欢乐进了我们的家门”(拜托你是在做生意,不是过家家好不好?)

 

“当真的风险来临时,我们才定义自己”,(这位老爷爷多半是定居花旗国有些年头了,忘了家乡话怎么说。)


 “生命是奇异的,我们祈求他不要试探我们”(这段来自那个版本的《圣经》?)


“真诚对待你们的良心,你们会获得安宁。”(你忘了说“阿门”。)

 

当然,最让我迫不及待与朋友们分享的,还是下面这一句:
“你小时候有一颗柔软的心,保持这颗心,你就还是你。我就算烧成灰,也会黏在你身上……”

 

各位想起什么来了?是不是李慕白的“就算我死了,我的魂魄也会绕你七天七夜……”?鬼啊!

 

还有更多得多的雷人台词,特别是那位文艺老年的旁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整理一下,弄个合集。

 

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文艺腔呢?因为这片子的底子,其实就是一个台湾的民国戏。

 

香港和台湾都喜欢拍民国戏,不过拍法完全不同。香港人走的是贩夫走卒的草根路子,台湾人走的是庭院深深的士大夫路子,这大概跟两地从民国那里继承的下来的遗产不同有关——高官跑路去台湾,富商跑路去香港。台湾的民国戏,本质上是那种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张口闭口忠孝节义的调调,跟大陆的高调文艺作品其实更为接近,只是好言风花雪月,看起来似乎多了一点人性而已。这部《白银帝国》虽说是国际制作,不过台湾班底显然是主导地位。所以出现这种绵软的风格一点都不奇怪。

有影评人说这片子是“第五代重现银幕”,这话严重不靠谱。无论从资金来源、幕后班底、影像风格还是故事情怀而言,显然都是海外华人的寻根梦,跟第五代半点关系都没有,总不好说大家都拍了山西大院,所以就都是一伙人吧?

 

片子以老人的旁白开始,“寻根”的意图昭然若揭,我完全可以想象台湾的观众在电影院里是什么反应:老年人泪眼婆娑,年轻人兴味盎然,因为那是跟他们切身相关,却一直缺乏了解的另一个神秘时空。绝好的切入点,无可非议。

 

开头十分钟的简介也还中规中矩,没什么包袱,但是关于社会状况和票号民俗的展示有模有样,搞得我在那一霎那真的相信了预告片里的话,这是关于“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一个帝国的成败”的故事。

 

可惜后面的故事,只能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在票号危机当头,三少爷男儿当自强的戏剧性时刻,影片居然把将近一个小时的篇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跟二娘之间的私情!情节上的功能,只是最后留下一句“柔软的心”,好成全他最后的“仁义”。搞了半天,原来这部电影是个言情片啊!只是,只是,这种少爷私通二娘的台剧“镇剧之宝”,放到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好象短了点,怎么也得来个二三十集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才过瘾吧?真是委屈导演了。

 

说实话,看到杜二娘死而复生再远渡重洋,我已经完全傻掉了——讲晋商的戏,就该多放蒜瓣和老醋,你放这么多芥末干什么?催泪啊?只剩半小时了,我看你怎么收场。

 

姚导这时福至心灵,终于想起了我们其实要拍的是“一个帝国的成败”。于是一抹小眼泪儿,用剩下的篇幅七拼八凑,又是“十年后”,又是“不知所终”,草上飞似地讲完了所有的风云变幻。银幕下的我,最后半小时嘴肯定是大张着的,看着姚导用非凡的“叙事功力”给我们讲完了一个男人如何发现“仁义”的故事,然后极富教育意义地圆满落幕了!

 

票号是怎么经营的?少爷“仁义”的生意方针是如何跟“制道有三,威名利”的传统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少爷是怎么跟戴掌柜成为默契的拍档的?邱掌柜是怎么从知恩图报变成忘恩负义的?风雨飘摇的乱世,票号是如何苦苦支撑的?这些细节,是一部号称“史诗”的电影最该着力铺陈的,可是在《白银帝国》中居然完全就成了背景,跟“德法联军打过来了”和“国民政府成立了”一样,完全沦为不重要的配料。社会的变迁,民心的向背,这些大的格局一概欠奉,如何能令人满意?


这是说大处,小到角色的性格,张铁林的表演依然还是一个皇阿玛再世,外部动作大于内心情绪传达。郭富城的表演中规中矩,可惜剧本给他安排的情节柔肠过多,“面带杀气”只是说说而已,仿佛领袖流水居国库收入一成的大票号,只需要谈谈情跳跳舞就可以轻松搞定。我不知道少奶奶是怎么长大的,我只知道,一个票号的老板,绝对不应该是这样长大的。相比较起来,倒是金世杰扮演的天津掌柜和戴掌柜,演绎得较为出色。


 其实在风云年代讲乱世情,也是大片的一个路子。不过这片子感情归感情,乱世归乱世,两块是脱节的,从编剧上来说就有些不经济了,结果是“爱情”和“乱世”争夺篇幅,而非互相成全,造成两边都没刻画好。


全片的视听风格同样绵软。没完没了的叠化看得人心烦,几乎没有什么让人看了精神一振的剪辑。音乐抒情过多,气势不足。摄影乏善可陈,中规中矩而已。美工是最值得肯定的一个环节,应该说是近来银幕上少见的将质感与美感结合的范例。全片的“史诗”风格还能有一点影子,都是美工在坚守底线。

 

看完全片,我心生感慨。《白银帝国》真的辜负了“白银”和“帝国”这两个绝好的题材。无论是晋商的方略,还是帝国的风云,都足可以撑起一部气魄宏伟的大制作。最后沦落成一部“风云其外,红豆其中”的痴男怨女剧,实在让人扼腕惋惜。

 

批评了那么多,我心目中的《白银帝国》应该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他的格局应该是这样的:在至少长达500年的时间里,中华帝国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于帝国使用银本位制度,所有想要得到帝国奢侈品的国家,都必须想方设法搞到白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从此,西欧的几个小国才获得了搭上世界经济列车的车票,从此美洲的白银经过欧洲的吞吐,大量涌入中国,然而这种涌入似乎永无止境,因为中国根本不需进口什么物资。于是在商人和海盗的口中,东方有着一个“白银的深渊”,世界上所有的白银都被吞噬其中。要赚回这些硬通货,唯一的办法是贩卖鸦片……

 

读过《白银资本》的人都会知道,《白银帝国》这个名字本来可以把晋商题材拍成一部多么伟大的电影。

短评

留言
回到顶部